參加了今年第二天的 COSCUP。本來沒有要參加,想見見朋友才來。
這些年斷斷續續去過的幾場研討會,從最早的 ICOS, OSDC.tw, PyCon TW, HITCON, … 到 COSCUP,剛開始都有熱血、想要學習新的東西,但總是覺得自己才疏學淺,不知道要跟人交流什麼好。一到隔年又有新的東西出現、又跑去學,結果年復一年,到了今年我還是覺得自己才疏學淺。
COSCUP 這些年的變化也很大,從最早只有兩三個議程軌,擴張到今年超過 30+ 個議程軌。感受到各種領域越擴越大,專業也越分越細,看到歷年來的講者不斷鑽研著自己的興趣,就像是跑 Depth first search 點技能樹越點越深。而回顧我的職涯與興趣卻像在跑 Breadth first search 似地,樣樣略懂也樣樣都不精通。我想,找到一門能夠不斷投入熱情的興趣、並且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是很重要的。只是我還沒找到。
前陣子在書店看到一位王勝忠老師的書本上寫著「你不一定要很厲害才能開始,你一定要開始才能很厲害。」我想我是太膽小了,才一直沒有開始。我得想辦法逼自己開始。
紀錄一下這次聽到的議程:
-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for Server BMC: 簡介最近伺服器 BMC 的開源韌體發展,提到幾個支援信驊 (Aspeed) BMC 的專案如 OpenBMC, u-bmc 等等,有在做自主研發的公司則有 Meta 與 Microsoft。之前管理機房時常用到 BMC 提供的 Remote Control 救服務,我想會對這個有興趣的族群主要就是自建 Data Center 的大公司、以及伺服器製造商了吧。
- 什麼是開源?之兄弟戲牆: 分享參加開源社群的契機,以及過程中與職涯之間的影響。共筆有紀錄到一些話語。其中一句話讓我印象最深:「參與社群是為了發展興趣而不是追求利益。」
- Non-Code Contributions to Open Source: 來自 Apache 基金會的講者,談貢獻程式碼除外、參與開源專案的各種方式。我從以前就一直有個成見,以為只有送 patch 或參與程式開發才算是有參加一個專案,但一個開源專案(其實不管是否開源都適用)要經營得好,還得有人幫忙寫文件、做測試、設計美編、管理專案、以及輔導使用者等等,都是在參與專案、對專案做出貢獻。
- 開源力量:從 Mozilla 到 AWS、從半導體到傳統產業,我的職涯探索之旅: 很精彩的職涯分享。講者在途中分享了自己如何思考與工作流程,很厲害。最後提到他在參加會議,會將議程分成兩類:”How to” (如何入門某項主題) 與 “How I” (我如何做了這件事、為何而做…) 然後挑選有興趣(有需要?)的參加。
- 深入淺出 Go AST,動手做自己的 Linter: 來自 Dcard 的 SRE 講解自己如何設計 Linter,主要都在介紹 Golang 實做 Abstract Syntax Tree,像是上了一堂 Compiler 課😱。這家公司的 SRE 真硬。
- 開放原始碼軟體中文化 — 翻譯流程技術支援: 介紹開放文化基金會(OCF)與數位發展部的翻譯專案。數發部成立不到一年就進行了好幾項軟體與服務的翻譯工作,很意外。結尾提到了國內還有 l10n.tw 專門支援開源軟體語系翻譯的社群,不禁想起很久以前 Windows 生態圈也有個 cpatch 中文化軟體聯盟、自己打 patch 加裝中文語系的日子。
散會後,跟著 @RJ_Hsiao 與他的國內外朋友一起吃熱炒店。外語講得結結巴巴,再次提醒自己提昇語文能力的重要性… XD。我想我不只學習上要加強,還要敢講才行。